前言
自2014年国发【2014】43号文首次提出“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起,部分城投企业的转型发展便已初露萌芽。2023年国办发【2023】35号文的出现,再次从更高层面强调并重申城投向产业化、市场化运营主体的转型重要性。当下已有不少城投企业脱离了原来仅单一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开发整理业务的传统模式,向业务更多元化、更聚焦某一领域的地方性国有企业转变。根据公开市场已发行债券的企业样本,东方金诚总结出城投企业常见的转型方向,包括城市建设类、综合交通类、公用事业类、产业投资类和金融投资控股类。
本次研究从上述样本中选取了相关案例进行详细说明,从中可发现转型的城投企业仍然聚焦于服务地方产业及经济发展,其转型的要点可归结为三点:
一是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打造;
二是地方政府在资产资源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三是城投企业在切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下,自身在经营性业务领域的稳健经营及专业化发展。
城市建设类
一
扬州市城建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案例点评】
扬州市城建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系扬州市政府自上而下整合打造的转型城投代表,历经两次重大资产重组后成为扬州市最主要的公用事业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主体,职能地位显著提升,主营业务及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财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扬州市城建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扬州城控”)是2000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扬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扬州市公交总公司、扬州市煤气公司、扬州市工程总公司、扬州市房地产公司和中房集团扬州公司重组合并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截至2023年末,扬州城控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均为人民币100.00亿元;扬州市国资委持有其100%的股权,是其实际控制人。
历经2012年和2019年两次重大资产重组,扬州城控职能地位显著提升,主营业务及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财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在扬州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扬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扬州城控自成立以来分别于2012年和2019年进行了两次重大资产重组,使得其在职能地位提升、主营业务种类及经营范围拓展和财务综合实力提升三个方面显著获益。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末,扬州城控合并范围内共有22家直接控股子公司,其中半数以上的子公司为无偿划拨取得,其经历的两次重大资产重组分别为:2012年,扬州市政府将其持有的扬州科创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教投集团”)、扬州市交通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交通集团”)、扬州市扬子江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扬子江投资”)和扬州市保障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障房公司”)100.00%股权划转至扬州城控;2019年,扬州城控将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华建”)、扬州市运和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和城投”)纳入合并范围。
伴随着上述重大资产重组,扬州城控职能地位显著提升。成立伊始,扬州城控即整合了扬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扬州市公交总公司、扬州市煤气公司等六大市级国有企业,此后扬州城控继续对教投集团、交通集团、扬子江投资和保障房公司等市级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合并,继而成为扬州市最主要的公用事业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主体,职能地位显著提升。
受益于历次资产整合,扬州城控主营业务不断拓展。目前已形成以水务、燃气、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为主体,同时涵盖电力投资、金融投资、商贸流通、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业务运营体系。其中,江苏华建负责经营的建筑施工业务和扬子江投资负责经营的酒店运营等业务的增加,使得公司业务市场化多元经营程度进一步提高。
经营范围拓展方面,通过多次对区县级国有企业的资产整合,扬州城控的业务范围逐步从扬州市区向其他区县拓展。2008年及2019年,随着扬州新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和城投纳入合并范围,扬州城控基础设施及保障房建设业务分别拓展至新城西区和广陵区。2019年,随着扬州市江都公路运输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扬州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都分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扬州城控交通运输业务范围由市区拓展至江都区。
历经多次整合,扬州城控总资产规模、资本实力和营业收入等指标均保持整体增长态势,财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其中,资产总额分别在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当年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分别在两次重大资产重组后的第二年显著增长。
二
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案例点评】
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之初的业务职能便主要围绕打造成都高新区部分区域的营商环境展开,所从事业务充分利用了已有的资质优势,随着园区开发的逐步推进及产业聚集效应的逐渐显现,公司营业收入及盈利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业务内容稳健、逐步深入。
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高新投”)系经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于1996年10月28日批准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0.50亿元。
历经数次增资及股权变更,截至2023年末,成都高新投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均为人民币206.96亿元;按注册资本计算,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资金融局(以下简称“成都高新区国金局”)和四川省财政厅分别持有其90%和10%的股权,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成都高新投是成都高新区最重要的园区开发及国有资本运营主体,在围绕着成都高新区的营商环境打造方面,总体呈现与园区发展阶段相适应,业务内容稳健、逐步深入的特点
成立之初,成都高新投主要负责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的整体开发及营商环境而打造,并结合已有的工程施工资质和房地产开发资质优势开展了建筑施工、商业地产及住宅开发等业务,但彼时的营业收入规模相对偏小;随着园区开发的逐步推进及产业聚集效应的逐渐显现,成都高新投的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总体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初期以人才流入保障为目的的商业地产及住宅开发业务的增长最为明显;2019年,成都高新区财金局向成都高新投无偿划转成都国际空港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港集团”)100.00%股权和成都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高科”)100.00%股权,成都高新投业务范围在原南部、西部园区的基础上拓展至高新东区(即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至此成为成都高新区最重要的园区开发及国有资本运营主体,但业务内容仍以成立之初的主营业务为主。
2022年2月,按照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区属国有企业改革整合部署,成都高新投构建了“1+4”国有资本投资集团专业布局,服务于成都高新区的营商环境打造,使之产业生态日趋完善。在园区打造初期阶段,成都高新投承担园区基础设施、公建配套、民生工程项目等建设任务,助力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持有以天府软件园、天府生命科技园、AI创新中心为代表的产业园区,服务于企业创新发展;并以铁像寺水街、交子大道等地标性商业项目的打造提升区域影响力。
同时,成都高新投围绕园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在经营早期,即通过子公司成都高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成都高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开展融资担保、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业务。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成都高新投仍在上述业务领域稳健经营,在为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引导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经过前期的投资积累,其中的股权投资业务所形成的投资收益在2018年迎来爆发性增长,对利润总额的贡献在2023年达到121.76%。
注:
[1]不含绿色资产支持证券
本文作者 | 评审中心
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评级结果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 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由于评级预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东方金诚对于评级预测以及基于评级预测的结论并不保证与实际情况一致,并保留随时予以修正或更新的权利。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仅授权东方金诚指定的使用者使用,且该等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确定的方式使用,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未获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