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河畅声
-1-
引子
让我们从一个经济学名词“租值消散”开始。概念枯燥,但例子鲜活。租值大家可以简单理解成收入。
某类商品由于某种原因必须限价,故一物难求,实则是定价偏低,竞争准则变成了排队,于是乎大排长龙。居民A实际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也不得不加入排队的大军,苦耗几个小时,白白浪费了生命。一个愿意花钱,一个也愿意高价卖,由于限价,没有人吃到这部分溢价,还苦耗了时间,这部分租值(也就是收入)白白耗费了。值得声明的是,这里的排队不同于饥饿营销和以排队逼迫生产端降低成本,这些是更复杂的经济学现象。
现实远为有趣,我们会有很多选择,不会让这部分租值被白白浪费(当然你也可以一直排队等下去)。
我们可以出钱找跑腿帮忙排队,这实际是支付了商品的溢价,跑腿得到了这部分租值;我们可以寻找黄牛,加价买商品,黄牛获得了这部分租值;我们可以放弃这个商品,转买其替代品,支付低于前者的溢价(如果两个商品一样,那不会有次优选择,故替代品溢价肯定较前者低),替代品得到了租值。如此等等。
虽然是这些补救措施,挽回了租值的耗散,但比起没有限价,市价成交,这些措施都额外增加了成本。寻找黄牛的成本、替代品的次优选择,对我们而言都有浪费。
-2-
市场的趣味
回归到债券市场,我们可以用上面的原理做预判:
1、限价的绕道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二季度以来当监管机构要求投资机构不能把10年及以上债券买的太低(收益率)时,这实际是类似从政策面窗口指导进行限价。在经济下行的预期下,投资者可以选择购买替代品-7年国债(久期和收益率最接近),绕过限价,收回租值。由于久期的更短、绝对收益更低,7年国债带来的预期资本利得肯定少于10年及以上债券,这个租值没能完全回收,有损耗产生。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7年和10年国债的利差快速拉大,投资人的头寸蜂拥在7年国债上,带来7年国债收益率的快速下行。
近期央行指导大行在二级市场卖出7-10年国债,使得利差又有所缩小。
这个逻辑可以沿用为,限价哪段期限,投资者可以绕道投资其他期限的债券,此乃限价经济学的内涵。
我们必须看到,限价行为施加的限制,可能成本会高到投资人绕不开。比如近期传言的对几家买长期国债的农商行进行的自律调查,这使得购买行为成本高得难以估算,最后的结果就是交易量的萎缩。既然没法选择,不选也是一种选择。
上图中肉眼可见近期活跃债券的成交量快速萎缩。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限价带来的成本不同,投资者的行为也会不同。预期没有变化,限制某类债券的购买,投资人会绕开限制购买替代品,或通过其他方式(找桥绕开大行)购买长债,按下葫芦浮起瓢,债券收益率依然可以继续下行(价格上升),租值得以回收,但已然增加了成本。
2、绕道被阻
当限价的成本高得难以估计时,比如对投资人施加行政处罚,那么投资人绕道无门,市场会快速萎缩。对该类资产的需求会收缩(交易需求萎缩),从而带来价格的下跌(债券收益率的上升),类似需求曲线的左移。所以当出现类似情况,债券收益率应该重新定价。
反过来说,要短时间快速控制市场,行政手段能快速见效,虽然这只是一时,其后果就是市场萎缩,成交量快速下降。这样带来的浪费或者租值消散也更巨大,投资人无法通过交易获利,债券收益率会偏高对发行人造成多余成本。本来绕道交易可以收回的部分租值,无法实现。
交易量快速萎缩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又是另外的话题。
-3-
小结
巧用绕道经济学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其实可以简单地解释和预判近期的市场,毕竟简化世界的能力是人类创造力之源。附带近期市场的观点:实际能扭转局面的也就本公众号之前讨论的几条政策(中央加杠杆、收储力度超预期以稳住房价、地方政府债务的放松。这是变盘的基础,其余基本可用机构行为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