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世界财经网!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本

【红包】如何理解近期的“缩量交易”,“缩量”阶段如何配置?

近日以来,A股市场成交额持续下行,资金交投意愿低迷,据wind数据显示,上周全市场总成交量出现了连续3天低于5000亿元的情况,创2020年5月以来的新低。让人比较迷惑,该如何理解近期的“缩量交易”呢?在这种“缩量”阶段,咱们投资者又该如何配置呢?

一、为何近期会出现“缩量交易”?

近期市场情绪意外低迷,8月12日至8月14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连续三日落入5000亿以下区间。

为了理解这次的“缩量交易”,我们可以和以往类似的低成交量时段进行对照看看。

中信建投证券按照成交额连续5日低于5000亿(2015以后)或1000亿(2015以前)行情的标准进行筛选,得到了2012年和2018年两个典型时间段。

2012年下半年为第一次典型缩量,持续约5个月。在成交额达到最低点639亿元的一周之后,上证指数回升。第二次典型缩量发生于2018年下半年,持续约8个月。成交额在9月达到相对低点后持续低位震荡,直至2019年1月底走出低量阶段,而上证指数于2019年1月3日开始回升。

图片发布日期:2024年8月18日

从这两次“缩量交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趋势——这两轮成交额缩量持续时间其实并不算长,最终均以市场行情的回升收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成交低量阶段内上证指数发生了3次明显下跌,最长下跌区间为17日,跌幅为-11.23%,最短10天,跌幅达到-11.87%。2012年成交低量阶段内上证指数有5段明显下跌区间,区间最长22天,对应跌幅-7.43%,最短6天,对应跌幅为-3.46%和-2.00%。

也就是说,在“缩量阶段”,市场依然是有阶段波动风险的,因而资金大多选择了防御性资产“取暖”。

那么这种“缩量交易”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宏观环境来看, 2012年下半年市场对经济的预期持续悲观,期间虽然稳增长政策频出,但未能挽回市场一路向下的趋势,且市场对“流动性陷阱”存在担忧,对于未来政策不太明朗,做多意愿较低,影响了市场成交量。

而2018年成交缩量的主要成因则是“去杠杆”,融资渠道收窄造成信用紧缩,资管新规落地预期压制市场情绪,并引发市场对“国进民退”的担忧,导致A股成交缩量。同时,2018年中美贸易战激化,海外不确定因素上升伴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风险偏好下行。

所以总结来看,过往“缩量交易”的成因,主要还是在于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流动性、政策不确定性、海外风险等问题的担忧,压制了交易意愿。

从这几个角度来看,当下“缩量交易”产生的原因,可能还是源于宏观经济数据相对较为疲软,地产行业增速下降,导致经济动能衰弱,国内需求不振导致的价格下行压制A股盈利,且此前海外市场波动较大,共同导致了市场预期走低,交易情绪低迷。

二、“缩量交易”何时结束?

那么,“缩量”阶段一般要多久结束呢?

从上文来看,2012年是大约5个月结束,而2018年则是大约8个月结束。这是两次较大、较典型的“缩量”阶段。

除此之外,兴业证券还统计了2019年以来十一次成交低点后的市场表现。发现市场成交量低点后的30个交易日中,主要宽基指数胜率均超过80%,其中全A与创业板指胜率为100%,中证500、中证1000与中证2000的胜率也达到了90%以上,而从涨跌幅均值看,创业板指、中证1000与中证500的涨幅居前。

也就是说,下降通道中的成交缩量通常会起到止跌的效果,随着量能见底回升,在过往历史中,市场大概率都出现阶段性修复。

图片发布日期:2024年8月18日

那么“缩量”出现后,是如何结束的呢?

2012年,一方面以年底商品房销售面积、工业企业利润和CPI等部分经济数据表现好转,经济向好预期提升为特征,另一方面受到景气主线出现的驱动;

2018年下半年稳增长政策的密集出台为成交低量结束与A股的反弹做了铺垫。中美贸易战暂停,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密集出台,推动2019年初市场量价反弹。

总的来看, “缩量交易”的结束,往往还是得益于经济数据的好转、景气主线的驱动、政策推动、海外风险降低等因素的作用。

那么当前“缩量”的结束,主要看哪些要素呢?

第一,海外风险释放了吗?

7月底日本央行超预期加息导致“套息交易”逆转,全球风险资产被大量抛售。为了稳定市场信心,8月7日日本央行副行长内田真一公开表示,在市场不稳定时日本央行不会加息。这是加息以来日本央行高级官员首次发表公开讲话。在此之后,市场恐慌情绪消退,VIX指数从高点回落,美元兑日元汇率回升,全球主要风险资产纷纷回归正常。根据日央行此番表态,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日央行不会轻易加息,全球资金面向好。

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鸽派信号明确,如声明中将对通胀的描述由“高企”改为“略高”,对就业增长的描述由“持续强劲”改为“放缓”,并将焦点由通胀转向通胀与就业的双重目标。8月4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7月CPI同比为2.9%,低于预期和前值3.0%;核心CPI同比为3.2%,与预期一致,低于前值3.3%。

兴业证券认为,结合FOMC表态与近期数据,只要8月就业数据没有出现大幅走强,今年9月启动新一轮降息周期的概率就比较大。

所以整体来看,目前海外风险已基本释放,但完全落地还需等待美国大选落定。

第二,经济数据对市场影响如何?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7月M1同比增速、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数据进一步下滑,国内经济基本面依旧疲软。

不过数据公布后,上证指数并未下跌,说明市场已经对于经济数据不会过于敏感。过去三年A股盈利除了受到需求端压制,还受制于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下行。立足中期维度,本轮产能周期下行风险正在逐步释放。后续随着投产压力逐步改善,届时降价压力减弱有望带动产能周期回升,从而驱动盈利水平回升。

从政策层面来看,当前不少政策正通过小步慢跑的方式逐步发力,政策的落地效果也将影响市场预期,如房贷利率下限的放开有望带来核心城市价格预期的企稳,进而稳定行业预期;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有望加快收储步伐。若政策落地效果良好,市场预期回温,也将提高市场交投意愿。

总的来看,本轮“缩量”何时结束,海外风险已不需太过担忧,接下来仍需关注经济基本面与资金面的持续好转情况。

三、缩量阶段,如何布局?

上文提到,缩量阶段也是存在一定市场波动的, “地量”并不绝对指向“地价”,股市运行的方向取决于预期能否扭转。如2012年、2018年“缩量”期间,全A换手率曾多次创下新低,直至2014抑制性金融政策转为宽松、2019年社融超预期推动经济预期上修,市场才开启中线修复。

那么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咱们应该如何布局呢?

回顾过往历史会发现,在比较典型的“缩量”阶段,资金在一方面抱团防御性资产,一方面积极寻求进攻机会。

2012年成交低量期资金在去产能背景下大量配置消费行业作为防御,2018年成交低量期市场在资本市场“去杠杆”的背景下,追求社会服务、银行、食品饮料等现金流稳定、资产负债率低的板块。可见,2012年与2018年“缩量”期间市场都形成了主流防御性资产。

2012年资金在防御的同时,也积极寻找主题投资的机会。在智能手机技术突破、4G试点推广的背景下,手机游戏、大数据、苹果链等概念相继成为主题投资热点。在成交低量收尾前后,市场最终孕育出政策主题下的“新型城镇化”景气主线和产业主题下的TMT景气主线。

今年的成交低量更类似于2012年,二者同样处在漫长的产业转型期,景气稀缺。

2024上半年市场整体表现低迷的情况下,资金集中配置红利资产作为防御,同时低空经济、车路云、人工智能等主题概念轮番涌现。

借鉴历史经验,我们可以一方面继续拥抱红利类防御性资产,一方面留意主题投资机会并期待产业或政策景气主线的出现。

福利时间

有机会赢取微信现金红包

活动时间截止2024年8月25日18点

(每位用户每期最多只能参与一次活动)

参考文献:

1、从12、18年的缩量看后续市场,建投策略陈果团队,陈果、何盛,CSC研究投资策略团队,2024年08月18日

2、【兴证策略】缩量后的市场表现有何特征?,兴证策略团队,尧望后势,2024年08月13日

3、【光大策略 | 周度专题】如何看成交缩量下的市场表现?——策略周专题(2024年8月第2期,光大策略研究团队,宇观策略,2024年08月18日

4、保持耐心,胜而后战|国泰君安策略周报20240818,国泰君安策略团队,一观大势,2024年08月18日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世界财经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Copyright 2003-2024 by 世界财经网 caijing.zhinengzh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