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日报
12月7日至8日,2024年雪球嘉年华在深圳举办。多位嘉宾围绕宏观经济、热门行业、投资机会、资产配置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共探多市场、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机遇,助力投资者把握市场方向。
2024年,美联储利率政策备受全球关注。在2023年多次超预期加息后,美联储终于在2024 年9月开启了降息周期,9月降息50个基点,11月又降息25个基点。
对于美联储降息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美联储降息有助于改善市场风险偏好,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下行,利好包括A股在内的风险资产表现,但A股更多受国内因素影响。
“国内有一些潜在的利多因素,政策方面可能会加大扩内需力度,内需导向型行业企业可能会受益,科技自立自强的企业和行业也会继续受益。”同时,他提醒,投资者要充分警惕美股震荡引发的传染效应。
在谈到美联储降息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时,管涛表示,债券市场接下来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稳增长的政策力度有多大。短期来看,可能影响债券市场利率的主要因素考虑点:一是股债市场的跷跷板效应。二是政府债券的发行,也就是财政刺激政策的规模有多大。
对于2025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管涛给出了三种可能的情形。若美国经济“软着陆”,美联储只会预防式降息,美元可能略偏强势,人民币重归双向波动;若美国经济“不着陆”,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后或暂停行动,美元再度走强,人民币汇率可能面临压力;若美国经济“硬着陆”,美联储势必大幅降息,美元可能趋势性走弱,这或意味着人民币拐点来临。“不能忽视的是,中国施行的是有管理的汇率浮动制度,如果市场出现异常波动,还有央行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管涛强调。
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各个资本市场的表现不尽相同,投资机会更是千差万别,如何更好把握?
“2025年全球经济整体乐观,可以积极一点。”摩根资产管理国际投资部高级基金经理张军表示。
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来看,张军认为,欧债相对欧股来说,确定性更高。日本股票也是资产全球配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美股现在估值非常贵,不过没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此外,对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股票资产持乐观态度。“投资者需要在股票资产上做多元化、均衡化布局,以更好抵挡市场波动。”张军提醒。
近年来,ETF产品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思考,如何借助ETF一键布局全球优质资产,捕捉投资机遇。
易方达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经理林伟斌表示,国内ETF市场近几年来规模和产品数量均出现飞速增长。“中国ETF市场规模用了16年的时间,到2020年达到第一个1万亿元;3年不到,2023年突破第二个1万亿元;截至2024年11月底,达到3.65万亿元,按此推算,预计ETF规模将很快突破4万亿元。”林伟斌表示,从结构上看,目前九成以上是股票型ETF,债券、货币、商品等ETF相对较少,跨境ETF覆盖的资产类别和市场也相对有限,但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跨境产品丰富度将不断提升。
根据公募基金三季报数据显示,被动指数基金的持股市值首次超越了主动基金。“整个股票型基金中,被动型的权益占比达到51%,主被动之比是51:49。这是划时代的事,对比美国,这一现象发生在2020年。”林伟斌表示,不过,从基金规模在股票市场市值占比看,我国被动权益基金规模提升空间仍较大。2024年第三季度,国内被动权益基金规模在股票市场市值占比3.8%,而2020年美国市场该指标已达到18.9%。
随着资本市场指数投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投资者希冀借助指数基金把握市场机遇。
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王保合表示,当前市场信息繁杂,建议投资者更多关注市场核心变量。他从流动性、风险偏好、经济基本面三个角度解读了当前数据所发生的变化。
“稳增长+防风险是当前主线,波动中孕育着投资机会。”王保合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给出了不同建议。对于稳健型投资者,他表示,震荡市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首先应关注波动率的力量,把资产投资在低波动的资产上,并注重做大类资产配置,通过相关度较低的资产构建组合策略,来实现目标收益。此外,针对当前波动市场,投资者也可关注网格交易策略、红利低波策略等。对于进取型投资者,王保合建议,指数增强策略、纯被动行业指数策略以及主动量化策略,都可以满足投资者比较激进的策略,投资者也可借助行业ETF产品来提升收益弹性。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高位震荡,未来走势如何,市场颇为关心。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与量化投资部高级总监许之彦表示,对中长期金价非常有信心。他认为,黄金是较好的对冲风险资产之一,既能在配置资产中分散风险,又是收益资产。同时,黄金ETF是较好的、快捷的、便宜的投资实物黄金的方式之一,场内买卖、基金账户买卖非常方便,小额、大额都行,已进入从单一投资到组合化投资再到资产配置的新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嘉年华还设置了“行业板块分会场”,多位嘉宾针对先进制造、医疗、大消费、互联网等领域分析投资价值,为投资者捕捉行业机遇。(经济日报记者 李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