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周到上海
近日,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推广至全国,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扩容,正式纳入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
指数增强基金究竟是“何方神圣”?大多数指增基金表现如何?指增基金又能给投资者带来什么?12月12日,兴证全球基金与海通证券,联合发布《拥抱指数化浪潮——指数增强基金全景报告》。
指数增强基金,是指数投资的一种形式,将指数化投资和主动投资的方法相结合,在跟踪指数的同时又力争收益增强。过去几年,在市场和政策的驱动下,指数产品成为了国内投资者口中关注度最高的品种之一。指数增强基金的整体规模虽然不大,品类相对特别,但得益于稳定的超额收益和清晰的产品定位,近些年的规模增速与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大致相当。在过去3年市场下行周期中,也做到了规模和数量的逆势上扬。截至2024年9月30日,我国所有运用指数增强策略的基金规模为2341.03亿元,产品数量为288只,较2018年年底增长了348%和274%。
相较于主动基金,指增基金具备更明确的工具属性,跟踪指数收益是重中之重。
根据报告数据,从年化跟踪误差来看(跟踪误差指组合收益率和基准收益率之间差异的收益率标准差,可以衡量跟踪是否紧密),指增基金每年平均基本都保持在4%左右。整体来看,在常态化市场环境中,指增基金能够跟住指数,运作风格和风险收益特征比较清晰,不易发生风格漂移。
报告统计了指增基金的超额收益分布,结果发现,绝大部分指增基金都能在中长周期获得正向超额收益。
比如在近十、七、五年的中长周期中,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指增基金超额收益的平均值、中位数,甚至后25%分位数都能够大于0。缩短周期观察近三、二、一年,指增基金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的平均值和中位数也都大于0。体现了不俗的超额收益的能力。
为了更好展现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情况,报告还测算了指增基金相对于跟踪指数的全收益指数的超额收益。全收益指数包含了股票价格变动和分红再投资的收益,通常而言表现更好,也更能准确反映指数内一篮子股票的真实表现。而在近十、七、五年的中长周期中,相对于全收益指数,指增基金超额收益的平均值、中位数,甚至后25%分位数仍能够大于0。
2014年以来,除了2024年,指增基金相对于其业绩基准的超额收益平均值和中位数均为正值,在有效跟踪指数的前提下,展现了获取正向超额收益较高的稳定性。即使相对于表现更好的对应全收益指数,在绝大部分年份中,指增基金仍有获取正向超额收益的空间。
权益指数增强基金相比业绩比较基准超额收益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2024年计算截至2024.10.31,下同。报告以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A的投资者为例,做了进一步分析。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于2010年11月2日成立,现任基金经理为申庆。根据海通证券基金超额收益排行榜,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兴全沪深300增强A最近10年净值增长率为167.59%,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超额收益率为113.62%,在同类中排名2/26。分年度来看,基金自2010年成立十五年以来14个年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数据上看,投资者的持有时间和其收益率大致呈正相关关系,即持有时间越长,收益率情况越佳。在不同持有时间(除1个月以内)的人群中,都有接近70%的投资者能够从这只基金盈利。并且,随着持有时间越长,获得更高盈利水平的投资者占比也越大。持有1-3个月的人群中,60.21%的投资者盈利在10%以内,仅有9.83%的投资者盈利在10-30%的区间,而把持有期拉到一年以上,盈利在10-30%的区间的投资者比例上升至28.54%,此外还有5.68%的投资者能够获得30%以上的收益。
兴全沪深300增强A持有时间和绝对收益率的关系
资料来源:兴证全球基金总结而言,指增基金的底层资产和风险收益特征比较清晰,能够较好地锚定业绩比较基准,将跟踪误差控制在一个相对可接受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指增基金还能在中长期获得比较明显而持续的超额收益;最后,随着持有时间的拉长,宽基指增基金也能够更确定地分享到长期经济发展的成果。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须谨慎,请审慎选择。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观点具有时效性。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