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托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与消费场景的数字化,预付式消费已渗透至餐饮、教培、美容美发等高频领域。消费者通过储值享受折扣优惠,商家则借此快速回笼资金、锁定长期客源,形成“短期让利、长期收益”的双赢机制。截至2024年,我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覆盖用户超5亿人。
然而,这一模式的核心矛盾在于信用基础的脆弱性。消费者需提前履行付款义务,而权益实现完全依赖商家后续履约能力,这种“时空错位”导致资金安全风险高。
2024年全国预付式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占比达32%,其中商家跑路、服务缩水、退款难等问题最为突出。这种信用基础的脆弱性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更可能削弱消费者对预付模式的信任,形成长期消费意愿的负面反馈。
在促消费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预付资金管理成为解决预付式消费风险的关键,正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协同治理的新格局。
信托的天然优势
目前市场主要的预付费管理方式,有银行存管、保险保函、服务信托(如济南预付宝、地方物业预付费管理等)、创新模式(如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给约、互联网平台监管、上海和滨州地方实践“公证提存”、)等。
预付式消费常面临资金挪用、商户失信、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侵害消费者权益。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有效隔离资金与风险,而信托制度因“财产独立、风险隔离”有天然的优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信托行业已有近20家信托公司涉足预付资金管理业务。如五矿信托、华润信托、交银信托、陕国投信托、云南信托、外贸信托、国联信托、苏州信托、紫金信托、昆仑信托、万向信托、华能信托、山东信托、上海信托、中铁信托、天津信托、长安信托等机构,已在教培、物业、购房、ETC收费、健身、互联网购物平台等多种预付类资金管理场景中有实践验证可行性。
如何发挥信托资金管理的功能
财产独立、风险隔离机制。通过将预付资金纳入信托监管,可以使这部分资金与消费者、商户的自有资产相互独立。这种隔离机制能够防止因商户经营不善、破产或名下账户被查封等原因,导致消费者预付资金受损。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会严格按照信托协议的约定管理资金,确保资金安全。
履约担保。当消费者将预付资金交付给信托公司后,信托公司会按照消费进度或合同约定,定期向商户划付资金。如果商户未能按照约定提供服务,信托公司可以根据协议规定,将剩余资金退还给消费者。这种机制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减少因商户违约导致的资金损失。
资金监管服务。通过搭建预付资金管理系统,信托公司可以实时监控资金流动情况,确保资金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同时,信托公司还会定期向消费者、商户及监管部门披露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灵活性。信托公司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和消费者的需求,灵活设置信托条款和受益人。例如,在消费未完成前,预付资金的受益人为消费者;消费完成后,受益人转为商户。这种灵活设置可以适应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预付资金管理需求。
税务优惠。合理规划信托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务负担,增加资产的实际收益。
作为预付类服务信托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恒天互联(厦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认为,信托凭借其制度优势与灵活架构,其应用场景远超出传统认知,从社区消费、养老与银发经济、房屋交易与物业管理、公共事务、供应链交易见证、商旅文体等多个领域,构建安全、透明、可持续的资金管理模式,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的核心在于“场景适配性”。
信托在预付类业务的难题
在实践摸索中,信托公司在技术、盈利层面、商家配合度、各地政策等等有不少烦心事。
在技术方面,小额高频的交易,注定这类业务对系统依赖度高,系统的搭建,商户的对接,都需要大量人财物的投入。
盈利方面,规模盈利地方法规,行业政策等多方一起推进,才能形成规模、制度化的形式,短期有难看到成果。
业内人士建议,技术方面,可以采用轻量化系统+生态合作,模块化系统开发,采用“低代码+API”模式降低定制成本。例如万向信托与恒天互联合作搭建“服务信托大系统”,支持快速接入多场景;另有,支付机构为济南“预付宝”提供支付通道与流量入口;信托公司可以专注资金监管,减少多头重复投入。
盈利方面,可采用增值服务与生态衍生,将预付资金投资于低风险资产(如国债、货币基金),收益部分分配给商户或消费者,增强参与动力。场景金融延伸,基于预付数据为商户提供供应链融资、信用贷款等增值服务。例如,济南“预付宝”为商家提供低息贷款,提升平台吸引力等。
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作为金融工具创新与社会治理模式升级,通过深化场景应用、强化技术支撑、完善监管协作,助力实现资金安全、消费纠纷可追溯、社会信任积累的美好生活。
预付式消费治理需兼顾安全与便利,以“法律+技术+金融工具”重塑信用生态,政府、企业、消费者需协同合作,达成提振消费与风险可控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