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余俊毅
2022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银行理财产品开启全面净值化,在产品种类和结构上也进行了丰富创新。总体而言,经历了一年来市场的挑战和考验,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平稳,资产规模不断增长。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展望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及资本市场回暖,带动居民收入预期与风险偏好回升。初步测算,2023年,理财市场规模同比增速有望超过15%。
创新主题类理财产品
不断上新
目前,已获批筹建(包含开业)的理财子公司数量已达到31家。其中,2022年开业的就有8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可见理财子公司扩容速度在不断加快。
同时,服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及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的创新主题类理财产品不断上新,包括了绿色金融、双碳、ESG、养老、乡村振兴、专精特新等多个领域。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截至1月2日,市场上在售及存续的养老主题理财产品共有50只,从产品类型看,固收类产品居多,占比76%;其余为混合类产品,目前暂无权益类养老理财产品。在ESG主题产品方面,截至2023年1月2日,市场上存续的ESG主题理财产品共有168只,从产品类型看,固收类产品有112只,占比66.67%;其余产品中,除1只权益类产品外,全部为混合类产品。
此外,还有多种紧贴政策的主题类理财产品。比如,《证券日报》记者在中国理财网搜索“乡村振兴”关键词,查找到市场上存续71只相关产品;搜索“科技创新”时,查找到市场上存续31只相关产品;搜索“专精特新”时,查找到相关存续主题理财产品共28只。
中信建投杨荣团队认为,创新型理财产品数量增长快,已经成为理财子公司产品创设主导方向,其产品数量和规模将继续稳步增长。混合类产品发行规模逐步扩大,权益资产配置比重需持续提高。
“固收+”产品规模
有望进一步扩张
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经历两轮回撤,一度出现大面积“破净”。
普益标准相关研究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国内资本市场波动调整,一季度受多重因素影响,股票市场下跌,导致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破净”;2022年11月份,债券市场出现大幅回撤,投资者出现恐慌抛售和赎回,银行理财产品再次大面积“破净”。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22年是银行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的第一年,理财公司经历了股市、债市震荡加剧,净值回撤的考验,这无疑是对理财子公司一次全面的压力测试。整体看,理财子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经受住了考验。经过市场的洗礼,理财子公司进一步走向成熟。
对于2023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趋势,普益标准相关研究人员认为,2022年,现金管理产品在银行存款和同业存单的比例较高,后续现金理财规模有望随着债市调整重回增长通道。随着全面净值化时代开启,纯固收产品难以避免潜在的净值波动和回撤,“固收+”产品通过多资产配置、低相关性策略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因此,2023年“固收+”产品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
在杨海平看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增加权益类资产投资是趋势,也是监管部门鼓励的方向。目前理财子公司在固收类产品、混合类产品投资组合中,配置权益类资产的探索较为成熟。对于通过FOF模式进行权益资产配置,发售符合监管规定的权益类理财产品也在积极探索中。